路透: 鋁產量飆升預示新一波減產潮或為期不遠
路透倫敦6月22日 - 全球鋁產量又見飆升。
誠然,國際鋁業(yè)協會(IAI)最新數據表明,5月份全球日均鋁產量較4月小幅下滑,從158,100噸降至157,800噸。但這并不能掩蓋鋁產量在加速上升的基本趨勢。
5月全球鋁產量共計489.2萬噸,較上年同期增長近12.0%,創(chuàng)下2011年以來最快增幅。
毫無疑問,這次中國還是全球趨勢的主推力量,很多年以來一貫如此。
中國5月鋁產量267萬噸,較上年同期增長22.3%;今年前五個月累計產量1,246萬噸,較上年同期增加13.5%。
中國鋁產量的飆升及半加工鋁制品的大規(guī)模出口,正引起海外鋁生產商越來越多的負面審視。
但中國以外的鋁產量同樣也再度上升,這是新廠量產增長及閑置產能重啟的共同作用。
另一方面,鋁價則在過去幾個月內迅速下滑,現貨溢價一落千丈,指標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鋁CMAL3徘徊在一年低位附近。
當然上述共同作用肯定不會持久,作用消退后生產商恐怕又會感覺到壓力,再拿虧損的產能開刀。
一個冶煉廠的產量未納入統計
拉丁美洲等地區(qū)的鋁產量仍處于下滑趨勢,受最新一輪減產影響。最近的減產動作是巴西Alumar鋁冶煉廠關閉。
但其他地區(qū)生產商則正好相反,直到幾周之前,還受到價格上升環(huán)境的激勵在增產。
以西歐為例,今年迄今鋁產量已經增加5.2%,而且5月年化運行率達到2011年12月以來最高的374萬噸。
談到西歐鋁冶煉廠,似乎有一家冶煉廠重新加入了國際鋁業(yè)協會(IAI)的報告體系。
國際鋁業(yè)協會(IAI)將2013年和2014年西歐鋁產量分別上修至91,000噸和82,000噸。
這顯然是因為有一家鋁冶煉廠在這些年份和今年上半年沒有提供產量數據。這個“失蹤的”冶煉廠開始重新報告并提供以往數據。
新的推動力
中國以外地區(qū),已經浮現出一個替代海灣地區(qū)的新的鋁產量增長推動力。
去年海灣地區(qū)鋁產量增長達到亮眼的27%,反映出沙特的Ma'aden煉廠產量全速上升,但該地區(qū)今年鋁產量增速放緩至僅有4%。
這只是該地區(qū)更長時間內鋁增產進程中的短暫停頓而已。
巴林鋁業(yè)(Aluminium Bahrain)剛剛又宣布了一個51.4萬噸的重大擴產計劃,到2019年完工時將使其總產能提高至145萬噸。
不過,接力棒暫時傳遞到其他亞洲國家,今年頭五個月,這些國家的總產量增長超過20%。
增產的主力似乎是印度,該國Vedanta Resources(VED.L)正在啟動兩座新的冶煉廠。
該公司公布第一季財報時,同時宣布年產32.5萬噸的Korba二期新廠啟動了84座冶煉爐,全面增產將在2015年第二至第三季進行。
Jharsuguda二期冶煉廠規(guī)模要大得多,年產能為125萬噸。該廠今年1-3月當季生產了首批1.9萬噸鋁,表明啟用了第一條產能為31.25萬噸的電解槽。
顯然,未來一段時間,Jharsuguda二期冶煉廠將是印度鋁增產的主力。
**產能增長,但需求增長放緩**
中國和全球其他地區(qū)產量的增長,將使全球鋁市場恢復供應過剩狀態(tài),當然我們首先要假設鋁供給曾經存在缺口。
據法國巴黎銀行分析師,今年第一季全球鋁需求增幅大幅降至3-4%,上年同期為增加7.3%。
法巴銀行目前預期今年全年的需求增幅將在5.0%,這足以令其他工業(yè)金屬艷羨。
不過在當前這種生產趨勢下,即便是這樣的需求增長也仍過低,不足以消化掉所有的額外產量,更不用說能吃下全球倉庫中以百萬噸計的冗余庫存了。
法巴銀行去年曾預期全球市場供給不足,今年則預期全球將供給過剩75萬噸,雖然考慮到了第一季表現疲弱。
不過,由于煉廠產能仍將遠遠超出需求,鋁勢必會出現大規(guī)模結構性供給過剩。
下一波減產
所有這些都暗示生產商面臨的壓力進一步加大,恐怕又要刮起一波產能關閉風潮。
不過這一幕幾乎不可能在中國上演,地方政府出于就業(yè)考慮,即便是那些虧損的煉廠也照樣生存,減產那是除中國之外的事了。
實際上,實貨溢價及全包鋁價出現這樣的跌勢,可以斷言市場可能再次面臨供應過剩時期。
只有一家大型生產商一直在積極重估其資產組合,那就是美鋁(Alcoa)。
其他廠家要么往最好的方面想,要么堅持忍受價格急劇重挫。
問題是經過兩輪大規(guī)模產能關閉后,所有“容易的”決定都已經用過了。
下一輪減產將更難。
預計生產商因此將會盡力拖延,寄望價格有所回升。
但若全球鋁產量仍然過高,價格又怎會出現持續(xù)復蘇?
這就是鋁市長期上演的兩難困境,并且看來還將持續(xù)更長一段時間。
- 上一篇:1至3月歐洲不銹鋼粗鋼產量下降7% 2015/6/25
- 下一篇:本周美國熱卷價格小幅上漲 2015/6/25